民航局在4個多月前下發的一紙文件將機票代理手續費定額支付的新規推上軌道。昨(2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目前深圳航空、中國國航、南方航空、東方航空等均宣布在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新規,而每張客票定額支付的細節也同時公布。
昨日有相關報道指出,深航發布的《深航關于調整國內航線客運手續費的通知》顯示,2016年7月1日起,深航按航段支付定額手續費。即國內客運手續費支付標準將由原來的按銷售額比例支付,改為按每張機票定額支付,根據航段的艙位,給予相應的代理手續費。同時,深航還公布了不同艙位的支付標準,付費額度10-50元不等。而在此前不久,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企已經宣布實施這一新政,其中國航、東航的代理手續費支付標準為5-60元,而南航的定額支付標準則為0-25元不等。由此,原本的前返+后返模式將暫停。
機票代理手續費經過一系列的變臉,原本“前返+后返”的代理手續費模式已經正式變為定額支付。此前,“前返+后返”的模式經歷多年,一度讓票代市場產生暴利,但是近幾年,“前返+后返”中3%的前返經過多次下調最終歸零。
今年2月,民航局已經下發了一則《關于國內航聯旅客運輸銷售代理手續費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客運手續費支付標準由按銷售額比例支付改為按每張客票定額支付,合理確定基準定額,可適度浮動。如今航企最終確定浮動范圍并落實這一政策,有觀點指出,機票代理費改為定額支付后,票代的暴利時代最終終結,如此,機票B2B平臺的生存變得岌岌可危。勁旅網總裁魏長仁此前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部分機票B2B平臺或難以維持現有運營。同時,機票代理定額支付政策還將觸動機票代理市場的分層制度,在以往的“前返+后返”政策中,機票銷售量越大傭金率越高,因此代理商的分層十分明顯,但定額支付之后,代理費用與銷售量的關聯消失,代理分層也受到影響。
- 上一篇:多家航司將執行機票新政 票代生存空間被壓縮
- 下一篇:文章還沒寫出來呢